6月18日,“生活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通過線上視頻方式成功舉行。這次會議同時也是第四屆“生活儒學”全國學術研討會、第二屆“生活儒學”青年學者論壇。會議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河北大學哲學學院、韓國忠南大學儒學研究所、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山東社會科學院國際儒學研究院和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來自美國、新加坡、韓國、臺灣的多名學者,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的40多位學者與會。
會議首先由主辦單位代表致辭,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徐慶文教授主持。河北大學哲學學院院長程志華教授從當今形而上學所面臨的困境出發,透過生活儒學的思想,通過分析“總體”“本體”“道體”概念,追問中國哲學的形而上學根源。韓國忠南大學儒學研究所所長金世貞教授針對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危機,聯系生活儒學,指出儒家思想所具有的豐富的生態論資源可以克服以西方為中心的生態論所面臨的諸多局限。山東社科院國際儒學研究院創院院長涂可國研究員強調,生活儒學還可以拓展人學思想建構、儒家理想人格的研究。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楊永明教授指出,生活儒學可以對培養和造就君子人格發揮重要作用。徐慶文教授圍繞人文學科的特性與儒學的發展理路展開討論,認為人文學科的特點是根源性、超越性和經典性;經過時間積淀后的生活儒學必將成為經典。
第一場研討會由山東大學中國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傅永軍教授主持。美國格蘭谷州立大學倪培民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晨陽教授、韓國首爾大學郭沂教授、臺灣東海大學蔡家和教授、韓國慶北大學李承律教授、韓國公州大學李致億教授、韓國成均館大學李慧子講師等發表了各自的學術見解。
第二場研討會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哲學研究所所長曾振宇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姚新中教授、山東大學何中華教授、山東大學林忠軍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趙法生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劉悅笛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陳赟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朱承教授、武漢大學李勇教授、東南大學卞紹斌教授等圍繞相關學術話題進行了研討。
第三場研討會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沈順福教授主持。中國石油大學張瑞濤教授、華東師范大學盧盈華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張志宏研究員、山西社會科學院宋大琦研究員、山東社會科學院劉云超研究員、溫州大學甌江特聘教授林國敬、山東大學郭萍副研究員、華東理工大學陳迎年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張宏斌副研究員進行了深入探討。
第四場研討會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鄒曉東副教授主持。南京大學李海超副教授、吉林師范大學孫鐵騎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崔罡副教授、中國海洋大學楊生照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學董衛國副教授、中山大學王堃副教授、蘭州大學楊虎副教授、浙江工業大學李紅麗講師等就相關議題輪番發言。
會議最后,由重慶文理學院胡驕鍵副教授從八個方面對大會進行了學術總結:一是對生活儒學的總體評價;二是生活儒學與其他哲學思想體系之間的對話;三是對生活存在論問題的探討;四是生活儒學中形而上學維度的討論;五是生活儒學中形而下學維度的討論;六是生活儒學與人格塑造的關系;七是生活儒學的一般方法論意義;八是在具體的主題和研究對象上展開的專題討論。
生活儒學(Life Confucianism)是黃玉順先生創構的當代儒家思想體系。學界迄今已發表和出版了研究或評論文章200多篇、文集9種、專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