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第四屆海峽兩岸儒學學術論壇暨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濟南市濟陽縣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孔子基金會與臺灣孔子研究院主辦,來自臺灣及內地的3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共收到論文24篇。
論壇現場
學術論壇的主題是儒家德育思想的精義和價值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關系,會議圍繞著儒家的德育思想,儒家德育思想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儒家倫理與青少年教育,“五教”與家庭倫理,儒家與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和信仰,儒家的身體、心靈和精神修煉展開多維度的探討。與會專家學者本著嚴謹的治學態度積極發言,自由討論,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
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長王大千致辭
王理事長在致辭中說,海峽兩岸同源、同宗、同文化,有著割不斷的血脈親情。由于歷史的原因,兩岸人民經歷了長期隔絕,走過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但是,無論我們分隔了多久,兩岸人民始終是血脈相連、唇齒相依的命運共同體。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始終是維系兩岸子孫情感的紐帶。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人心與人心的溝通。文化交流是心靈溝通的橋梁,是拉近兩岸人民認知距離、消除隔閡的重要推手。
第四屆海峽兩岸儒學學術論壇在濟陽舉辦
本次論壇,是中國孔子基金會與臺灣孔子研究院共同主辦的重要會議,專家學者們本著“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之精神,圍繞會議主題,暢所欲言,交流互鑒,共同為儒學的復興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貢獻。